针对贫困地区农村青少年教育资源紧缺问题,学院“守望教育公平”社会实践团队一行8人分别奔赴德州市武城县李家户镇梁庄村、巩庄村和西店村展开“关于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现阶段,调研已取得初步成果,各项活动正稳步推进。此次调研活动采用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受众主要为当地学生、家长、学校教工人员及政府部门。
7月16日,实践团队队员分别奔赴三个村庄的“蒲公英”暑期帮扶辅导班进行调查问卷的首次发放工作。调查主要面向小学、初中及部分高中学生,内容包含青少年、儿童读书情况,图书资源及课外活动等。队员们细致耐心地讲解填选办法,孩子们积极配合,据实填写。
7月18日,实践团队根据前期学生类问卷调查反馈情况,结合访谈结果,调整家长类调查问卷内容,向前来辅导班接送学生的家长及村庄农户发放调查问卷,并就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教育投资及对孩子的期望等与家长们进行交流,争取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地学校的实际状况。
7月19日,实践团队联系到武城县李家户镇中心小学的部分教师,并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该小学的师资配备情况、日常教学流程及教学规范情况进行了解。队员们将以此为例,深度剖析问题本质,挖掘造成城乡教育资源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合理缩小差距的办法。
此次调查发现,当前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依旧存在,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及师资配备方面,城乡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教室、食堂、操场等重要场所环境设施较差;多媒体教室电脑数量较少且不长期开放;应急条件较差,未设置卫生室、灭火器等;农村教师学历较低,年龄较大,且一人教多课问题在乡村学校普遍存在。此外,部分同学表示,他们对当前学校的条件并不满意,但在教育公平的政策推动下,多数同学已经感受到政策带来的改变。
至此,调研工作进展顺利,实践团队将根据所获得的调查问卷及访谈反馈情况再次调整问卷、访谈内容,以将调研引向深入,全面保证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撰稿:王秀 李虎 摄影:周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