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时间:2015-10-08浏览: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西方社会极力宣扬的普世价值观,亦不同于中国古代传统的价值理念。其实,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了中国人从古至今追求的理想社会模式和良序社会的行为准则、价值尺度和伦理规范。它既有普世价值的内涵,又有中国传统和现代的思想元素。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渗透与融入核心价值观?这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工作者准确定位教书育人的研究视点。

    一、用正确的观点来教育和引导学生

    任何价值观都存在于社会之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语教学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不管何种内容,无一不体现着西方国家及世界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念。诚如西方政治家所言:西方社会推行的普世价值不是在急用时才拿过来,而它就象人体每日所需的微量元素那样早已揉进了面包中。在此意义上讲,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同时,如何使学生避免盲目地附会某种意识形态而迷失自我?这需要教师从两个方面给力。

    其一,从文化比较的角度阐释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之后,教师在大学英语课《梦想(Dreams)》一文中,可以让学生讨论中国梦这个术语与概念的翻译。同时,也了解学生是否知道美国梦,师生互动时,有学生说:美国梦体现的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而中国梦充其量是凝聚民心的手段。还有的说:美国梦实,中国梦虚。各种议论可谓是五味杂陈。此时,教师不应硬地评价谁对谁错,而是从异质文化、宗教、环境背景辨析其产生的不同根源;两者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两者异同点折射的是什么价值信息等等,最终作出归纳:美国梦的内涵可以用自由、民主、独立、奋斗等词汇来填充,而中国梦可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诠释。由此可见,不同之梦蕴涵的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目标,它呈现的是一国全民的理想愿景、精神诉求和行为规范。浅言之,这种引领有利于学生在由离散时空文化圈趋向同步时空文化圈时,增强判断能力和对异质文化的领悟能力,特别是当其在网上通过即时互动方式与各种错误思潮的传播者和追随者进行交流时,他们能把握基本定力。

    其二,用语言知识阐释核心价值观。在大学英语课《文化(Culture)》单元中,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图腾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图腾信仰,大部分学生对这些问题感到茫然。对此,教师需引经据典,解释图腾信仰如何演化成上帝崇拜与祖先崇拜,以此揭示信仰是中西方古典文明的萌芽,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视角和各自的兴趣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讲:“信仰是早期人类对未知世界不解而找到的精神支撑”;还有的认为:“信仰是从人对妖魔鬼怪的恐惧开始的。”还有同学说:“除极端邪教之外,所有宗教信仰都是教人行善的。”总之,各种看法五花八样。对此,教师没有采取刻板说教、硬性拼接信息的方式去讲信仰背后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直视信仰这一语言点的精神实质,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哲思题目。循此脉络,教师借助媒体课件揭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需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他们在寻找心理上的归属、他们的根,就像人们身处一个陌生险恶的环境中急切地需要了解安危顺逆、生死存亡一样,信仰之于人类是精神定向、心理慰藉。同时,信仰还具有神圣性、超越性特征。前者是由人类的神圣感赋予的;后者是把人的事实存在转化为价值存在。

    要而言之,语言教学作为一门文化比较学科,它必然涉及价值观传播。因为文化正是通过一套“标记符号”来建构一种意识形态,并对公民的生活空间进行深度介入。核心价值观作为全民信仰和推崇的行为规范,它能够激发政治的本能力量,通过刺激、引导和控制的作用,逐渐成为全民共同遵守的思想伦理。从这个观点来看,大学英语课程融入核心价值观就非权宜之计,而是这种独特的价值及其中包含的思想伦理体现了人类普遍认同的东西。

    二、用正确的育人观校正学生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它必须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高校课程教学中,只有将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授课过程及学生生活中,才能促其转化为行有依归的行为规则。英语课程教学是接触不同民族文化的视窗,几乎每天教师都会遇到学生提出的各种社会问题、思想困惑和价值判断等,对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切入点。

   (一)课堂内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是靠硬性传播

    学生面对“很骨感”的现实,有着诸多烦恼与迷茫,如学业方向不明、就业前景未知、精神焦虑等现状,特别是对社会上存在的非正常现象更是令其不满和愤慨,如腐败横行、社会不公、贫富差距、伦理不彰的现状,这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怨恨,以致增加了负能量库存。很显然,这些现实问题与核心价值观的规范相去甚远。

    面对一些扭曲变形的社会规则,教师可以批评,可以抨击,但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对这些社会问题,执政党和政府没有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遮羞,更没有当旁观者,而是以刮骨疗毒的勇气、雷霆万钧之势荡涤党内的贪官污吏,清除自身的污垢,强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全力打造法治社会的根基。分析来看,执政党目前全力以赴砍伐病树和切除毒瘤的行动,不正是实践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吗?在人文比较、文明互释的课程中,自然会涉及这些敏感问题。在与学生面对面的讨论中,教师做到可以饱含激情地对社会弊端和丑恶现象进行批判,但心中更要有一定尺度,即引领学生正确地认识问题,要看到社会的主流面,绝不能以偏概全。教师决不能借知识传播的讲坛,用偏见任性地“骂堂”,以赢得一些缺少生活经历和辨别力“愤青们”的掌声。如果这样,无疑是将学生推向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境地。哈佛大学前校长如是说:“如果教育误导了学生,吞下恶果的终将是国家。”

     (二)课堂外实践:核心价值观的真谛有赖于身体力行

     核心价值观从来不是挂在嘴上动听的辞藻,而是身体力行的准则。如何将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光靠课堂上穿插引申是不行的,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如何从小事做起。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狭义地讲,只有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才能调好向度:把学生塑造成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有分析问题意识与责任担当意识的人。

     毋庸讳言,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个人主义倾向与功利主义色彩的并存,加剧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险, 亟需靠有效的实践途径来矫正其人格。以大学英语课《创造力(Creativity)》为例,该单元核心思想是讨论创新能力培养。它把美国孩子创新能力归因于教育模式的独特性,在分析了世界一些国家为什么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之后,最终结论落脚于:美国孩子除在学校课堂学习之外,还有相当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足以使其思路开阔、发散思维能力活跃。由此,师生都悟出一点,即广泛的社会实践是形成和深化、并巩固某种观念的必要途径。基于此,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合理的课外和假期主题实践作业,内容包括: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的渊源和内涵;参加公益活动;参与西部和农村支教助学活动;调研空巢村老人们的生活;打工体验;用广角镜头记录人生百态,等等。实际上,这恰是课堂的延伸。学生返校后,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新发现并对不同主题进行解读。实践证明,这达到了三种效果:一是学生在体验中把英语语言知识与中国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可巩固其所学知识,提升其应用能力;二是在相互交流中思路得到拓展,学生往往被身边的事例所深深触动,从而加深了对国情民情的理解;三是当学生的思考沉淀下来之后,他们更易发现自身缺失,即注重权利的伸张,忽视义务的履行;心知集体主义取向,疏于公正德性践行的倾向。

    针对整个社会许多领域失去法律道德底线的现实,党的十八大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这是重塑国民素质、重构社会政治生态的迫切需要。对此,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处于“失语”状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着眼培养一个国家先从培养一个公民开始,这应成为我们新常态下教育研究的目标。

杨育华